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新闻 >> 山岗村变成了面包村 小农民当了大股东
详细内容

山岗村变成了面包村 小农民当了大股东

文章摘要:“现在我们工厂营业额每天在13000元左右,产品主要进入国内各大超市。”昨日,平和县山岗村的面包老板叶金荣赶回到村里扩招工人时告诉笔者,“去年我和其他5人合伙开办了面包工厂,如今营业额增加了5倍。”

平和县山岗村是出了名的“面包村”,从2004年开始,村里的许多农民卷起“裤管”到全国各大城市经营面包行业。2000多人口的小山村,就有300多个面包作坊,面包做成“金元宝”,山岗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1250元增加到7000多元,面包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

2008年开始,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地方工厂倒闭或停产、减产。山岗村的面包产业也受到波及。省纪委挂职干部、山岗村第一书记胡加福介绍说:“去年年初,村里就有10个面包作坊停产。”“由于以前都是小作坊,受场地大小、卫生评估等门槛的限制,大部分产品都是销售给工厂、工地的工人,产品单一,销售渠道窄,山岗村的面包业面对经济不利形势和食品卫生安全双重的压力,开始陷入了困境。”

“我们把村里的面包作坊都整合起来干,扩大规模,统一经营,节省成本,提高品质。”胡加福为村里的面包发展走向“破题”,在村里干部的引导下,2008年3月,胡长平、胡长南、叶色民等7个人率先联合在浙江创建了“众可食品厂”,投入了40多万元,租用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统一购买机器和办理各种证件并注册了“嘉兴”牌商标,申请到了QS食品安全认证,实行统一包装和卫生管理,开发出了20多种产品,面包厂营业额大增。原来小作坊的老板们也成了工厂的股东,产品多样化,品质有保证,“几个月时间,我们这个食品厂就收回了前期办厂的投资,一年内可盈利70多万元。”胡长平乐呵呵地说。

看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到甜头。村里陆续将原来的小作坊“优化组合”联合办起了规模化工厂,山岗村面包产业又渐渐红火起来。如今,村里已办起几十家上档次的面包工厂,分布全国各地,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全村每年面包产业可创产值6000多万元。

  如今的平和县山岗村已不再是往昔的小山村了,而是年营业额几百万乃至千万的富裕村。山岗村正在社会逐渐转好的大环境下迈向新的高度。(文章来源:福建之窗)

推荐阅读:青年创业 力争让资溪蛋糕香飘四方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