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新闻 >> 上海烘焙市场近乎饱和 轻餐饮概念或成转型之道
详细内容

上海烘焙市场近乎饱和 轻餐饮概念或成转型之道


据报道,香特莉、喜来公社、原味坊去年陆续在上海批量关闭门店,正大广场 包罗万香 面包集中销售区的12个烘焙品牌门店中,有两家不到半年就关门大吉。沪上烘焙品牌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在业内人士看来,靠产品创新增加用户黏度、在烘焙的基础上加入 轻餐饮 的概念吸引客流,或许是较可行的转型之道。

原材料价格的年均增长大约在9% 10%,员工工资普涨了10%左右,很多已上升至25%以上,但用工荒现象依然存在 。

连锁烘焙品牌接连淡出市场

今年年初开业的正大广场 包罗万香 面包集中销售专区,至今年6月时,12家面包烘焙品牌已经关闭了2家,商家向记者证实了此事,但表示 歇业主要是因为公司内部战略调整等相关自身原因 。记者注意到, 包罗万香 中两家品牌的 战略调整 并非个案,去年,香特莉、喜来公社等烘焙品牌就在上海批量关闭门店。

即使是克莉丝汀这样的行业巨头,其2012年上半年财报也曾显示亏损1878万元,2012整年年报则显示净利润大跌79.04%。今年,其再度发布盈利警告: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又进一步亏损。这也是克莉丝汀自上市以来,连续两年中报预警。85度C方面也向记者证实,目前在上海共有120家门店,今年店面进行了调整, 增加了一些,但也关了很多门店。在这些关闭的门店中,不少是营业年头较长的老店面。

另一方面,近年来食品业 安全门 事件不时出现,近期就有 胖达人 添加剂问题进入公众视线,这又给烘焙业带来了 雪上加霜 的负面影响。根据今年发布的《2012年上海烘焙连锁消费者满意度报告》,2012年上海烘焙连锁消费者综合满意度普遍较上年分数下降。

市场近饱和 一条路上八九个品牌不稀奇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步,中国烘焙业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 战场 上的幸存者如今必须面对 贴身肉搏 的困局。虽然据权威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烘焙业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产业规模至2013年预计达1300亿元人民币,但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数据主要针对的是全国,尤其是三、四线烘焙产业尚未大力开发的 潜力 城市,而在上海等烘焙产业起步较早的城市,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在上海,门店数量超过20家或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品牌烘焙企业已经超过40家,一个路段上八九家品牌共存的情况比比皆是。

淡季日产面包减半 夜间不断供应新货减少

市场饱和,数量在增,必然带来销量萎缩。 2月份刚开店的时候,一天营业额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现在只有1.5万元左右了。 一家巴黎贝甜的店长告诉记者,每年的6月份到9月份是行业的淡季。 夏天吃面包的人少,本来竞争就大,这几个月要做业绩更难了。

记者注意到,为了应对淡季销量减少,一些品牌不得不采取减少量产的方式来控制成本。这家巴黎贝甜的店长告诉记者,在2、3月份时,一天平均生产1500个 2800个面包,现在一天只生产不到800个。 我们必须要考虑当天晚上的报废量,衡量成本。 同样,24小时营业的85度C,以往晚上8点依旧不断供应新出炉面包的场景变少了,相关负责人坦言, 有些面包不太适合晚上供应,我们必须考虑报废量与收益。 在面包品牌和门店数量暴增的同时,产品出现了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记者走访发现,不少面包店的柜台里,一些面包上会插上 人气 的小标签,但对比几家品牌的人气产品发现,几乎都集中在菠萝包、谷物全麦面包、红豆吐司这几样产品上。而品牌间的产品和包装,雷同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一家在沪上拥有100多家连锁店的面包品牌相关负责人坦言, 现在面包品牌的产品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一家推出后如果反响热烈,之后必然会有几家纷纷效仿。作为原创的品牌来说,非常缺乏自我保护的方法。

业内人士在采访中指出,目前面包品牌相互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价格竞争等层面,真正靠品牌拉动销售的很少,致使烘焙市场还停留在一个初级、低层次竞争时代。 品牌力匮乏、低附加值的企业生存将会越来越艰难,将被边缘化,直至退出市场中心舞台。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