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新闻 >> 塞纳左岸咖啡CEO汪新明:咖啡品牌定位的不同思考(一)
详细内容

塞纳左岸咖啡CEO汪新明:咖啡品牌定位的不同思考(一)

在整个行业都在追求快的时候,塞纳左岸却一直隐而不发,慢速潜行;在行业都在收缩的时候,塞纳左岸却突然发力,加速开店。这一快一慢之间,正是塞纳左岸CEO汪新明胸有全局的自信使然。他在充分享受快慢控制之术的同时,也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与快意。

作为国内咖啡连锁品牌的代表,塞纳左岸以深耕二三线城市为重点,以加盟体系编织全国网络阻击国际品牌。其优势是更本土化的适应能力、更多元的经营范围、更强的盈利能力,并凭借这些优势迅速成长为咖啡连锁行业的新锐品牌。终于,在CEO汪新明的操盘下,塞纳左岸在与雀巢和星巴克等国际名店的博弈中站稳了脚跟。

闯进咖啡市场,紧抓机遇

虽然身边可以接触到的咖啡馆越来越多,然而提起咖啡,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多是雀巢和星巴克,前者占据全球速溶市场70%的份额,后者在中国内地已经有500家店,并计划在2015年扩张至1500家。此外,由台湾资本运营的上岛咖啡也在近10年间攻城略地,完成了在内地市场的布局。这种状况带来的新问题是,市场上咖啡馆数量是否已经饱和,新的咖啡连锁品牌是否还有机会?

塞纳左岸咖啡创始人汪新明就是带着这个疑问闯进咖啡市场的。

此前多年做食品开发的汪新明对餐饮有着职业敏感。2005年,他去一座中等人口的小城市谈生意时,发现想找家咖啡馆并不容易,去茶楼又太静了,没有商务氛围。敏感的他觉得开咖啡馆是门值得投入精力的生意。当年6月,他在北京引进并注册成立了塞纳左岸国际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然而公司注册后,他们却没有开出一家咖啡馆:一线城市租金太高,适合的地方又早被星巴克和上岛等强势品牌占领了;他看中的中小城市市场对一个新品牌的接受程度很低,同时市场情况复杂,影响开店的因素非常多。无奈之下,汪新明决定迂回作战,选择在北京东四环欢乐谷附近开了一家2600多平方米的餐厅和一个咖啡豆烘焙厂,一边做咖啡连锁体系的设计和饮品、菜品的研发,一边培养和储备开店所需的人才。直到2007年2月,第一家加盟店才正式开业。但此后的发展也并不尽如人意,两年时间仅有不到5家店成立。
转机出现在2009年。

当时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尚在延续,许多经营不善的铺面开始低价转手。蛰伏了4年,汪新明一直盼望的机会终于来了。当年,塞纳左岸开始以国际咖啡连锁品牌的形象正式登陆内地市场,并在位于 中国硅谷 中关村的天创科技大厦开出了一家营业面积600平方米的直营旗舰店,在一二线城市开始爆发。短短一年,在北京中关村、建外SOHO、上海虹桥、重庆、南京等主流商圈都开出了塞纳左岸咖啡店,品牌形象与上岛、迪欧这样的先行品牌相比,不落下风。要知道在正常年份,这样的黄金地段根本没有铺位可租。而在二三线城市,塞纳左岸则以浪漫奢华的法国咖啡文化的品牌内涵,营造出主流咖啡品牌的高端形象。

更多资讯:

》》》塞纳左岸咖啡CEO汪新明:咖啡品牌定位的不同思考(二)

》》》塞纳左岸咖啡CEO汪新明:咖啡品牌定位的不同思考(三)

责任编辑:wml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