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咖啡专栏 >>咖友生活八卦 >> 众筹咖啡馆2.0“生死劫”:初心不灭 纵情向前
详细内容

众筹咖啡馆2.0“生死劫”:初心不灭 纵情向前


  “靠着很多人的力量开起来,也倒在了很多人上”,这是第一批倒掉的众筹咖啡馆的重要症结,2.0版本的生路何在?

  已经看到的,仿佛是恶性循环。

  店铺开张伊始梦想迎风起航,一众投资人热血沸腾。但接踵而至的是,咖啡馆经营不善、股东们经营思路众口难调,困难矛盾重重。

  循环周期,大概是一年。众筹的原始资金耗尽,但是咖啡馆持续亏损。是进行再次众筹,还是关门倒闭?

  即便如此,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批众筹咖啡馆倒下,新一批的众筹咖啡馆站起来。有人说,这是众筹咖啡馆从1.0到2.0的迭代与蜕变。

  “筹资金、筹资源、筹智慧”,是诸多众筹咖啡馆理想中的运营状态,如何让理想之光照进现实?面对上百位的股东,股东意志如何协调?如何让众筹股东的权益平衡?在激活众多股东参与感的同时,如何保障决策的有效性?决策和执行团队如何共舞?如何化解投资风险,通过“众筹”的形式看似被分摊实则可能被扩大?如何规避“众筹”模式潜在的法律风险?

  这些都是众筹咖啡馆2.0在摸索且试图能够找到答案。

 出钱就能当股东,NO!

  9月20日,杨勇将置身大洋彼岸,站在美国硅谷高科技创新创业高峰会(简称“硅谷高创会”)的讲台上,与美国众筹模式的热点人物同台,他要分享的是“中国式众筹”的话题,以及他如何在“众筹”这棵树上,结出和正在结出“北大1898”、“金融客”、“硅谷咖啡馆”等果子。

  杨勇是谁?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北大1898咖啡馆董事长。这个咖啡馆现在已经被定义为“众筹咖啡馆”,在北大东门外,深藏在中关新园一隅,如果不是有心觅着它去,匆匆过客几乎很难找得到。

  最初只是为了方便校友联络,联合会一年100多场活动需要场所,另外也是为了解决经费问题,那时“众筹”的概念还不像现在这么火爆,杨勇跟校友们说,要开一家咖啡馆,大家一人出点钱,有个自己的地方,当时大家对这个咖啡馆也都没有太高的回报预期。2013年3月开始调研、找地址、筹资,6月开始装修,10月18号开业。

  开业之后是个转折点。前后三天,让杨勇意外甚至惊喜的是,来了1500多人,而且都挺有来头,北大校领导,中关村(000931,股吧)管委会领导,各个协会的会长、秘书长,各个校友会的秘书长等,每个股东也都介绍自己的朋友过来。而且,通过微信的朋友圈,这个北京角落里的咖啡馆名声就传了出去。

  那个阶段,很多人对杨勇的模式感兴趣,但多是观望,真正行动起来是在2014年春节之后,很多人带着项目找到杨勇,请他帮忙设计做众筹。

  据杨勇介绍,现在着手复制“北大1898”模式、筹建众筹咖啡馆的,主要是三类机构:校友会/同学会,行业协会,商会,三条线“并驾齐驱”。

  付浩就是其中之一。他与杨勇相识源于欧美同学会,更深一层的接触却是因为“硅谷咖啡馆”的构想。此次杨勇登台硅谷高创会,付浩就是重要的牵线人。

  硅谷咖啡馆希望做成一个桥梁,对接中美之间的创新者、创业家、企业家和投资人。付浩认为杨勇做“北大1898”众筹咖啡馆的模式,会给“硅谷咖啡馆”插上翅膀,故特意邀请杨勇做咖啡馆的首席架构师。

  “硅谷咖啡馆”计划众筹200位股东,分三期,现在已经完成第一期50位股东的募集,每人出资2万美元。用杨勇的话说,众筹咖啡馆不是给你找200个朋友,而是200个合作伙伴。

  关于股东的选择、架构,硅谷咖啡馆完全借鉴了杨勇运营“北大1898”的思路。杨勇有个原则,筛选股东是最核心的。在他看来,有三种众筹咖啡馆一定关门——给钱就要的,钱不够多的,租金特别贵的。

  媒体陆续报道的第一批易主转型、关门倒闭的众筹咖啡馆,绝大多数属于这三类情况。比如东莞 “很多人的咖啡馆”传出倒闭消息,常州“很多人的咖啡馆”开业1年零2个月、亏损25万元,已经发起股权重组。

  这种“微创业”的众筹咖啡馆模式——多人集资、很多人管理——发端于网络,始于网友“蚊二妞”当年那篇《我们用2000块钱来开咖啡馆吧》的帖子,随后第一家“很多人的咖啡馆”在北京开业。各地陆续开花“很多人的咖啡馆”,一般股东人数上百人,每人出资额2000元到5000元不等。

  杨勇所说的“3个点”的问题,在他开始筹划“北大1898”时就尽量规避掉了,即“选址不选门面房、租金不能贵,钱足够多,人选得足够严”。

  比如“钱足够多”,杨勇认为,众筹咖啡馆的筹集总金额最好是一年运营成本的5倍,一来储备资金多就不用太在意头两年是亏或是赚,能扛过风险最大的早期阶段;二来募到的多出来的钱可以委托给投资机构理财,用理财年收益来平衡咖啡馆经营成本,重点是让它活得更久。他的经验是,“万一开业一年钱就花没了,中间募钱会很困难,股东都怕无底洞的投入”。

  至于股东征募,杨勇的经验是“做熟人众筹”,“有梯次有计划地发展股东”,北大1898咖啡第一批每人3万元,第二批5万元,是逐步增值、提高门槛的思路,“前期股东扛较大风险会容易接受,后来者也理解”。在他看来,第一批股东一定要发展好,后面引入第二批股东就可以采用推荐制,法律上股东人数要在200人以内。

  而且,“有梯次有计划地发展股东”还有一个好处,提出想法让目标股东参与互动研讨,集中智慧完善思路的过程既是营销的过程,也是股东统一思想的过程,思路成熟了股东也选出来了。

  按照杨勇他们的目标,今年希望推动10家左右标杆众筹项目落地,包括金融客咖啡馆、北京CBD金融客二期、77级大学生咖啡馆、单身男女咖啡馆、湖北创业咖啡馆、中关村硅谷创业咖啡馆、天使投资人咖啡馆、明星咖啡馆等。

股东也要“有组织有纪律”

  “靠着很多人的力量开起来,也倒在了很多人上”,这是第一批倒掉的众筹咖啡馆的重要症结。发起者和参与者都以为,通过“众筹”分摊甚至降低了投资风险,事实上风险依然存在,而且因为股东人数众多,某种程度上反倒把原有的投资风险扩大化。

  众筹咖啡馆1.0最常见的问题是,在经营过程中,面对一个问题,有非常多的声音,始终无法统一,因为股权平均,而且整个团队里没有一个挑大梁的人。

  在这一点上,“一花一树”咖啡馆(下称“花树咖啡”)创始股东蔡艾明的心得是,通过游戏规则以及管理模式的制定,来化解潜在的风险。

  在启动花树咖啡的众筹时,蔡艾明和创始股东团队研究了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众筹模式。众筹咖啡馆1.0版的股东,大多数是有创业热情和冲动的文青,花树咖啡则不同,其创始股东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3人,都是已经有自己事业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跟“很多人的咖啡馆”的部分投资人接触过,后者感觉花树咖啡的众筹模式更有优势,也曾希望以“很多人的咖啡馆”的剩余资金打包入股花树咖啡,但却因为股东意见难统一,最后放弃。

  蔡艾明总结,花树咖啡是借助微信这样的移动通信工具,将咖啡馆的相关人员,从股东到咖啡馆粉丝,形成了四个圈层:一个是由13位创始股东组成的董事会微信群,处于群组的顶层,蔡艾明他们自称为“政治局常委”,很多咖啡馆的决议都是在这个群里提出、投票表决的。“政治局常委”下设“执行小组”,由创始股东中选出5位,担任执行董事,对经营管理直接决策,要求能经常参与到咖啡馆的经营管理中,且有参与热情;第二个是店面管理小组微信群,负责店面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其中包括店面的职业经理人、行政负责人、大厨等;第三个是众筹投资人微信群;最后是咖啡馆粉丝大群。

  事实上,花树咖啡这个“有层级、矩阵式”的组织管理架构,是在咖啡馆的组建运营过程当中形成的。蔡艾明相信,像微信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工具,对于众筹咖啡馆的管理甚至未来的运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举例来说,花树咖啡自筹建起,13人的董事会只聚齐过一次,所有的商议决议都在董事会微信群里完成。

  按照蔡艾明的说法,因为关注和希望参与花树咖啡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决定发起众筹,与其自己玩、不如大家一起玩:在13位创始股东(人均出资额20万元到30万元)之外,发展了50位众筹股东,分为2期,分别是2万元/席和3万元/席。花树咖啡对众筹股东同样很注重筛选,希望股东能够在资源上有互补性。

  对于众筹投资人这个群体的管理,如何激活他们的参与感,同时又能保障咖啡馆经营决策的有效性,蔡艾明他们的经验是制定好游戏规则:所有众筹投资人不参与咖啡馆的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同时也不承担决策的风险,即无需参与咖啡馆的追加投资,但是众筹投资人可以监督咖啡馆的日常经营管理,可以“找茬”,也可以为咖啡馆策划、举办活动,为咖啡馆创收,在为集体带来生意的同时众筹股东也能受益。

  类似“有组织有纪律”的架构,同样存在于“北大1898”。北大1898咖啡馆现有的股东里,有11位担任执委。什么样的人可以担任执委?杨勇说,热心一点的,愿意干点活的,与在行业协会里一样,需要自己申请,“做执委没有任何好处,都是义务的,也没有任何回报”。碰到需要协商并决议的事情,最终由执委投票决定。咖啡馆具体的经营管理则由两拨团队负责:一是招聘来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负责咖啡馆传统餐饮经营;一是秘书处,主要是服务股东。

  与花树咖啡的运营理念有所不同,杨勇认为,即便是作为“北大1898”的发起人,他也可以随时抽身离开,换句话说,发起人与机构保持距离,不影响机构健康运转。

如无远虑,必有近忧

  众筹只是第一步,往下的考验才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最近传出消息正在谋求转型的众筹咖啡馆Her Coffee,昔日赫赫有名,甚至被誉为“最性感的咖啡馆”,由66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归美女共同投资。但是,美女本身并不能解决管理的问题,比如有Her Coffee股东透露,股东们普遍忙于自己的日常工作,能够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对餐饮也不熟悉,缺乏精于此道的好管家。

  在花树咖啡蔡艾明看来,如果希望日后能够输出“一花一树”的品牌、发展连锁,前提必须是把开业不久的、位于北京三里屯的花树咖啡馆单店做出标准化,且运营好,而且还要储备连锁发展的人才。而且他们自创店开始,就已经设定,在实体店的基础之上,要做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平台,除了品牌、营销、信息交流之外,这个平台还可以卖“产品”,是广义的产品。

  当然,无论线下实体店、品牌建设、还是移动互联网平台,都是需要时间和经历去打磨,如蔡艾明所言,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经营管理的侧重点上,杨勇的思路与花树咖啡也有不同。在他看来,众筹咖啡馆重在“做圈子”,即不是让咖啡馆本身靠卖酒水挣钱,而是经营圈子。

  他认为,“北大1898”组织架构有个重要的环节——秘书处。股东彼此之间有利益需求,是圈子存在的理性基石,需求互动越强,圈子才能越成功,因此“服务好股东”很重要,如何调动股东们参与,让他们愿意出力出资源出时间。

  按照“北大1898”设定的游戏规则之一,每位众筹股东(联合创始人)一年至少到店里来值一天班,至少贡献一场活动。“让一个大老板去端盘子客串服务生,在这一天他可以把平时很少联系的老朋友都聚在一起集中会谈,时间更有效率。”

  与花树咖啡未来可能发展连锁的思路不同,杨勇主张,每个众筹咖啡馆都是一个独立公司实体,独立发起众筹,甚至品牌都是独立,如果说“北大1898”与之后的“金融客”、北京CBD众筹投资咖啡馆、硅谷咖啡馆等有何相同之处,就是它们都借鉴了“北大1898”的众筹模式和组织架构模式。

  事实上,在众筹咖啡馆2.0既有的案例可以看出,各家虽然都是“咖啡馆+众筹”的形式,但却是在不同的航道上摸索航行。

  同时,“众筹咖啡馆”这个载体,正在被太多的东西裹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创业的梦想初心,有财富、资源如何迅速增值的冲动,甚至还有些难言的腹黑。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诸多众筹咖啡馆2.0,都像一家关闭一年后从头再来的咖啡馆在招募公开信里表达的,初心是不灭的,梦想是难的,理想不死,纵情向前。

  对于那些尚处在蜜月期的众筹咖啡馆2.0和它们的股东们来说,一切还都是“在路上”。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