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咖啡专栏 >>咖友生活八卦 >> 咖啡在广州从小众走向大众
详细内容

咖啡在广州从小众走向大众


符合老广个性的港式茶餐厅在羊城大行其道,不难令人理解,但咖啡这一带有浓郁西方风味的饮品也正在广州悄然兴起,难免颠覆了不少老广的固有思维。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在走街串巷寻找美食的时间发现,一直固守“一盅两件”传统饮食文化的广州,兴起了“饮咖啡”:来自美国、澳洲、韩国的连锁品牌纷纷进入广州悠闲餐饮市场,本是一家独大的本土咖啡厅正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市场剧变;而在连锁品牌的硝烟之争下,独立咖啡馆和新派主题咖啡馆也寻得一片生存空间。“Hea”文化正在广州扩大和深化,而与之相应的咖啡餐饮正大放异彩,成为城中一种重要的饮食。

我的故事

主角:广州80后导演郑琨

每逢叙旧闲聊都到啡厅聚集

第一次到咖啡馆的时间已经忘记了,不过可能由于生活方式比较西化,我一直很喜爱找个安静的地方饮下午茶。而很多咖啡馆都是下午和晚上开的,迎合了我的生活喜好。重点不是饮咖啡,而是在午后时光,在一个有情调的咖啡馆,按照不同心情,点上不同的饮品,甚至,有时候只是静静看着咖啡机滴漏过程,已经很享受。

我去得最多、最有感情的广州咖啡馆是位于广州画院美术城楼上的表现咖啡馆。从开店至今,十多年了,那里算是广州的老牌独立咖啡馆,见证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尤其是爱好文化艺术的广州“后生仔女”的成长。

由于身边的朋友都爱到咖啡馆,而我们又都爱把咖啡馆称作“祠堂”,因为祠堂是大家集合的地方。“表现”就是我们常去的“祠堂”之一。每逢叙旧、闲聊,商量大小事,写剧本什么的,我们一说“去祠堂”,大家就会按时出现。

可以说,咖啡馆文化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寄托,而我相信广州很多年轻人都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名家点评

点评人:著名美食家庄臣

天然“猫屎咖啡”几人可辨出来?

以前要在广州找到纯粹的咖啡厅并非易事,咖啡文化的传播很多时候是通过文艺作品。改革开放初期,只有在星级酒店里才能喝到一杯上乘咖啡。随着咖啡文化的流行,连锁咖啡厅在广州落地,遵循以提供舒适的交流环境以及氛围作为“原则”。至于杯中咖啡的品质如何,未必是消费者的最关注点,又或者可以说对咖啡的品味需要日子的积淀。也因为这种品味的追求,在十多年前开始有蓝山咖啡的出现,至于是否正宗或消费者能否接受它的价格,就另当别论了。这里提供了一个信息,就是开始有人关注蓝山咖啡,但经营者的诚信问题或是品味者的品鉴能力,乃至价格,令蓝山咖啡难以流行,只是停留在小圈子的消费层面上。

同样,面对现在铺天盖地的猫屎咖啡,消费者已经很“小心”了,当然小心它的真假之外,还要看看它的内容,因为在现时这个信息年代,资讯随手可得。比如说天然的“猫屎咖啡”是麝香猫主动去选择最好的咖啡果实,食用后消化不了“咖啡豆”所排泄出来的,其间它也会夹杂食用一些其他的果实;而人工培育喂养的麝香猫只能被动接受咖啡果实,所产出的“猫屎咖啡”自然就没有野生那种最原始的风味,价格上当然也是天壤之别,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分辨出来呢?

咖啡在广州从小众走向大众

这一带有浓郁西方风味的饮品正在本土悄然兴起,颠覆了不少老广的固有思维

务实老广爱上洋咖啡

于广州本土饮食市场而言,“饮咖啡”长期是个“非主流”,即便是很早期就提供咖啡的太平馆餐厅,也是以食物为主的西餐厅,咖啡只是配角。

然而,近一年来,广州突然刮起一阵咖啡馆热潮,其中,韩国品牌咖啡馆表现尤为突出——扎堆天河、越秀商圈或白领办公聚集地开设的漫咖啡(MannCoffee)、动物园咖啡(ZooCoffee)、咖啡陪你(CaffeBene)等大型连锁品牌成为不少“潮人”落脚地;前段时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风靡羊城,更对韩式咖啡馆的走红推波助澜。

“韩国咖啡馆在广州的成功离不开韩剧韩流入侵,正如韩剧造星一样,韩式咖啡馆通过与剧中时尚元素、生活品质相通的符号,为现实中的消费者营造梦境。”广州80后导演、编剧,跨媒体创作人郑琨向记者介绍道,“例如,韩国咖啡很注重品牌延续,搞些主题、弄形象代言、吉祥物等等,反而不那么强调咖啡本身。”

在珠江新城CBD上班的白领吴小姐也认为,咖啡馆喷井式爆发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直以来,务实的广州人对体现在餐饮上的花哨形式都不太感冒,但近来各类咖啡馆的崛起打破了既往的局面,可能是消费群体改变了,城市文化也更多元化。去咖啡馆好像把喝咖啡这件单纯的食事变成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带有潮流传染力的,办公室同事去了回来都会说,或者大家去了发了微信,身边的朋友就会跟着去,这样才跟得上新话题的节奏。”

韩国咖啡馆广州扎根

或许因为文化相近,韩国品牌进入广州并没有太多水土不服。

春意阑珊,记者走进林和中路附近的漫咖啡。广州漫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杜秀敏告诉记者,该品牌在2013年进入广州市场,是因为看好市场潜力,“在市内没有舒适的咖啡厅,喝东西和看看书相结合的场所不多,我们就引进漫咖啡。创始人的理念是希望客人有一个舒适的空间,坐在这里喝咖啡、果汁,享受慢生活。所以,漫咖啡有浪漫和放慢节奏的双重意思。”

因为市场空缺没有得到满足,首家漫咖啡还没开张就受到关注。“我们的店面特色鲜明:单单凳子就有多种不同的风格,适应不同客人各自的‘坐需求’;灯则是奢华的水晶吊灯,桌子是朴实的木桌,这些混搭起来,希望引起视觉冲击,给广州顾客新颖的感觉。当时我们还没开店,就有客人进来询问。开店后就更为火爆。”杜秀敏认为,漫咖啡不是要硬推广咖啡,而是为广州人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韩国人下午茶很喜欢吃松饼,除了咖啡,松饼和面包就是我们的主打产品。咖啡馆太多了,只做咖啡突出不了自己特色。”

“放假嘛,就带小孩出来玩一下。”周末下午,Sirena夫妇与三岁的女儿在动物园咖啡店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跟各种动物公仔合影,“作为80后,我们对咖啡文化有一定认识和认同,但有小孩后,不能那么自由地一个人到处‘hea’,倒是韩式咖啡馆一次过满足了我们和孩子的需求。”

记者留意到,像Sirena这样的核心家庭,是周末韩国咖啡馆的主要客群。“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年轻人,因为咖啡馆不拘束,也互不干扰。周一至周五以商务人士为主,周末就是亲子家庭聚会较多。当然,大学生团体也很多。”杜秀敏说。

饮啡氛围的发育过程

不过,咖啡文化之所以成为备受关注的饮食文化新现象,还不光是韩式咖啡馆独自发力。2003年8月29日,广州首家星巴克咖啡在建设六马路好世界广场开店,并迅速扩张,其后,西式连锁咖啡品牌开始涌入广州市场,此中包括香港太平洋咖啡、英国Costa咖啡,澳大利亚的卡啡客等等。这些强势的品牌集体涌现,与原有的“老一辈”咖啡店,如绿茵阁咖啡厅等共同增容了咖啡休闲消费市场,同时也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

“1989年,第一家绿茵阁在教育路开张,那时候哪有什么咖啡厅,所以一开就火,白天都是做生意的小老板,晚上就是南方剧院和附近商业区带来的游客。”广州市绿茵阁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新回忆起绿茵阁首店新张时的情景。

虽然在消费者眼中,绿茵阁更符合“西餐厅”形象,但王新强调,其在广州的20多家门店都称为“咖啡厅”。“我们是大众化西餐,但普通西餐厅又不像我们有个专门的咖啡吧台,其实我们的咖啡品质一直很好,拿过很多奖。”他说。

王新表示,在西式连锁咖啡品牌大规模进入之前,广州市场竞争的是绿茵阁和台湾品牌咖啡厅。“1990年代,台湾人来开了一拨咖啡厅,例如上岛咖啡、檀岛咖啡等等,但后来几乎都退出了广州市场。这跟没有计划地开放加盟有关,一来就在全国开了几百家店,分属不同的加盟老板,加盟店之间互相恶性竞争,同一个品牌消费体验却有很大差距有关。到2005年,这类台式咖啡馆逐渐衰落。但他们参与培育出的咖啡消费群体,也为今天广州咖啡文化做了前期铺垫。”

“如今广州的人文构成与过去已经差很远,80后90后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对国外生活方式,尤其是咖啡文化的认同,也影响了他们归国后的生活习惯,所以,咖啡文化能在传统的茶楼文化中开始抬头。而且,随着广州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市内各国商旅人士大幅增加,也促使咖啡馆成为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饮食氛围。”英国留学生陈先生说。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