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富饶的咖啡盛产普洱茶的普洱市,咖啡产业的繁荣却少为外界所知。 “全国咖啡产量的99%来自云南,云南咖啡产量一半来自普洱市。”普洱市政府提供给本报一个简单的数据,足以说明一切。 普洱南屏镇大开河村是有名的咖啡村。全村人均种植5.9亩咖啡,全村有200多户人,其中100多户住的是小洋房,他们院子里养着雕或藏獒。 “现在我们村种咖啡的人均收入是1.5万块,现在雀巢等大公司都定点过来征收,一些海外华人过来一看,认为我们的品质和台湾的咖啡已不相上下。”村党支部书记华红林告诉记者。 而在整个普洱市,2012年新种了20.8万亩咖啡,咖啡种植的总面积达到65万亩咖啡,咖啡产量为3.65万吨。这个数字,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数据横截面。纵向上看,这是从19世纪法国传教士引进咖啡在普洱市澜沧、江城等县零星种植,经过百年曲折发展而来。 “目前的主要产区在思茅、宁儿、孟连三县区为主,然后带动澜沧、景谷、江城等县的发展。2012年普洱市咖啡产业从业人员是4万户14多万人。”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卢寒告诉记者。 2012年普洱市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正处级的咖啡产业行政管理机构,卢寒从市委办副秘书长的位置调到这个岗位,一年多下来已经和咖啡结下不解之缘,按卢的说法,“现在晚上是不喝咖啡都睡不着觉了。” 咖啡产业的四个阶段 《21世纪》:普洱咖啡产业规模这么庞大,是政府推动,还是历史的沿革? 卢寒:普洱最早记载有咖啡豆的种植就是19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在我们这一代的零星栽种。但是规模种植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我们的咖啡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普洱从海南省引入了小粒咖啡试种,但由于当时缺乏技术,没有做大;接着1980年代后期到上世纪末,普洱与广东东莞市进行经济协作,引入资金技术。然后1989年的时候,全球咖啡巨头之一的雀巢咖啡公司进驻普洱,与我们签订了长期的购销合同,接着在1993年又引入了卡蒂莫等公司推广种植,那时候才扩展到18.2万亩的。 但是到了1999年到2006年这一阶段,尤其1999年,咖啡遭受严重低温霜冻灾害,几乎整个普洱的咖啡种植遭遇了灭顶之灾。 一直到2007年,普洱市委市政府将咖啡作为重要的骨干特色产业进行培植,这个时候产业才快速发展,2011年扩大到43.9万亩。 普洱这个地方,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热区面积占一半以上,是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另外普洱在700-1400海拔的地方很多,这个海拔非常适合咖啡的生长,咖啡是一种怕霜,喜静的很有灵性的作物,所以普洱这个地方正巧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 《21世纪》:咖啡种植的收益如何? 卢寒:因为普洱的地理环境适合咖啡生长,咖啡种植到第三年就开始收获,收获的高峰期是第4至25年,周期短、见效快。前三年的投入成本约为每亩3000元,收获后,咖啡平均亩产量可以达到150公斤以上,按照每公斤收购价格20元计算,每亩总收入约在3000元。扣除人力等成本后,每亩的纯收入会有2000元左右,收益高于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 以目前普洱市3.65万吨的咖啡产量计算,农业总产值是9亿元,税收在900多元,出口在2.47万吨,创汇9994万美元。这也是不小的数字。 政府的角色 《21世纪》:目前普洱市在种植前端的链条中举足轻重,但是附加值并不是最高,普洱市是怎么规划整个咖啡产业链的完整性? 卢寒:在加工这块,目前普洱的咖啡企业有118家,其中出口企业12家,深加工4家,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咖啡企业19家;雀巢、星巴克长期入驻普洱开展合作。也涌现出一批例如爱伲、北归等不错的品牌。 因为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市场需求是个刚性的增长,有专家预计,到了2020年,仅中国咖啡市场总消费规模会达到500亿美元,所以整个产业链衍生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 《21世纪》:对于普洱市政府而言,你们已经成功策划发展过普洱茶推广,在咖啡产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政府如何合理定义自己的位置,是做产业发展的助推手,还是引导者? 卢寒: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的职能是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全市的咖啡产业发展。 目前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16年,全市的咖啡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投产70万亩,年产咖啡能达到10万吨,咖啡总产值100亿,到2020年,打造成千亿产业。 我们计划培育每年种植不少于10万亩的生态咖啡园,还要鼓励和支持咖啡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咖啡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咖啡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初加工工厂。 目前我们也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咖啡之都”,乘着这股东风,我们也在北京上海、广州参加一系列的展会,召开推介会,将我们的普洱咖啡品牌推介出去。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