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咖啡专栏 >>咖啡文化 >> 早期中国咖啡引种扩种史(五)(2)
详细内容

早期中国咖啡引种扩种史(五)(2)


临沧地区农垦分局双江农场1956年率先试种咖啡10.47公顷,1959年,各农场相继种植,到1961年,总面积达到240公顷,部分开始投产。1962年冬至1963年春,垦区遭到罕见霜冻,勐省农场咖啡从95.67公顷减少到9.4公顷,损失92%,勐撒农场从73.67公顷减少到40公顷。到1970年全垦区只剩下2公顷,原种面积几乎全部报废;

国营勐省农场1959~1961年曾种植咖啡186.67公顷,投产后因遭严重寒害,1963年全部报废;

文山州农垦分局文山垦区1959到1964年,咖啡种植面积最大达到508.27公顷,合计生产咖啡豆3.74吨。后因外销受阻,被迫转产。

云南农垦1961年以后,由于受产品销路的制约,大量未投产的咖啡树被毁,到1970年,仅潞江、新城两农场剩下37.07公顷。此后虽有所恢复,但到1980年,全垦区栽种面积仅有78.53公顷。

综上所及,中国咖啡产业在国家宏观调整出现我国咖啡产业的低落期中,全国的咖啡种植业严重萎缩而进入了最低落时期。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1)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和当时闭关锁国政策及帝国主义的封锁;(2)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国家农业的重点是解决关乎人民温饱的粮食问题;(2)特别是正值十年动荡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咖啡的消费也被视为资产价级生活方式,国内市场销量很有限,价格下滑,出口受挫;(4)咖啡植区病害虫害严重,扩种及产量受制。

3.中国咖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而迎来恢复期(1981-1989)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成就是: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980年国家四部一社在云南保山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咖啡会议。

时隔近20年后的1980年,作为云南垦区第二个主业,咖啡又开始重新发展,咖啡主要种植小粒种,品种有波邦和铁毕卡。八步农场首先定植8.73公顷。1981年起,天保、健康先后在植胶区上限地带开始种植,到1985年,累计面积达到225.8公顷。1982年咖啡投产,产干豆5.08吨,1985年产量上升到38.7吨。前后共生产咖啡豆108.82吨,其中后期生产105.08吨。八布农场是以咖啡为主的农场,到1985年,面积发展到71.47公顷,1982~1985年共生产咖啡豆67.28吨,占全分局总产的64.0%。该场建有1座日处理50吨鲜果的简易加工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云南项目和雀巢、麦氏等咖啡专业化生产集团的参与,咖啡价格升温,最高达30元/千克,到1988年底全省面积恢复到1333.33余公顷,其中保山市潞江坝有666.67万余公顷,总产量500吨左右,但尚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986年,国家商贸部会同海口市政府一起向银行贷款5000万元,筹建海口力神速溶咖啡厂,同时从国外引进了中国第一条速溶咖啡生产线。1987年下半年开始安装调试,到1988年投入生产,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是中国咖啡率先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先进设备的成功案例。

1980年至1987年,广东农垦共种植咖啡3620公顷,其中海南农垦局种植1886.67公顷,通什农垦局种植1300公顷,粤西农垦局种植433.33公顷,这是广东农垦咖啡种植业最旺盛的时期。

4.中国咖啡产业化综合发展的颠峰期(1990-2008)

1992年,云南咖啡厂成立。是中国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咖啡合作项目。企业总资产2300万元人民币,企业隶属于云南农垦集团公司。企业于2004年迁至中国昆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占地总面积15751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主要建筑:车间1248平方米,仓库1774平方米,办公楼866平方米。该厂工艺设备:全套进口德国NEUHAUS公司全自动旋转流滑床式咖啡焙炒生产线,意大利OPEM公司真空整型咖啡粉自动包装机和ICA公司焙炒咖啡豆单向阀保鲜自动化包装机,实现了全封闭自动化生产。年生产能力1000吨,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烘焙咖啡专业生产厂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方针,以及出口创汇,云南咖啡不断打入国际市场,由于品质优良而受消费者的欢迎,已成为云南主要的创汇农作物。同时,这个发展态势促进了思茅等地州咖啡种植业的发展。云南全省总面积已达4666.67公顷,产量达800吨左右,稳步增长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开始了云南咖啡种植业的第三个热潮。

1997年4月云南德宏州宏天集团成立,主营咖啡、橡胶贸易,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咖啡种植、加工及深加工一体化的企业。宏天集团2001年被评为云南省13户“先进私营企业"之一;2002年至今被国家九部委连续评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宏天集团是全国咖啡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宏天集团“后谷”商标被评为云南省着名商标。

199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咖啡产业终于迎来发展契机。“从1998年起每年需注入1.4亿元资金。为了确保按计划顺利实施,在坚持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的前提下,省政府决定从财政支农资金、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生物资源开发专项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省热带地区开发专项贷款、外贸出口商品专项贷款、扶贫资金等方面筹集资金,多方配合,有偿无偿资金配套使用,形成合力,加快咖啡产业的发展”。由此,历史里程碑似地定格为我国咖啡产业化综合发展已进入颠峰期。

1999年驼峰咖啡庄园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是云南省专业从事高品质的高山有机咖啡种植、加工、烘焙、销售的民营企业。保山驼峰咖啡庄园有限公司投资1970万元开发建设的咖啡种植园位于云南保山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畔。咖啡园里种植着266.67公顷纯正的“阿拉比卡”高山咖啡品种,平均种植海拔1300米。

2007年宏天集团成功引入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下属的云南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双方共同成立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作为双方发展咖啡产业的平台。于2007年12月在德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500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咖啡技术员400余人。截止2008年公司共开发咖啡种植6666.67公顷,其中自有基地4200公顷,带动农户发展2466.67公顷,带动农户近3万户。公司新建项目3000吨速溶咖啡纯粉生产线,已于2008年9月全面投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免责声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网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仅供读者参阅!

技术支持: 酷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